3D打印解剖模型組件讓醫學教學更直觀
隨著3D打印技術的高速發展,3D打印技術已經慢慢地和各個領域有著越來越多的交叉,成為各個領域未來發展的強有力助推器。作為一種新興的技術,3D打印逐漸的走進人們的生活,被越來越多的領域所應用。
現在,越多越多的國家及地區面臨著尸體短缺的情況。例如,昨天3D虎報導了一篇來自紐約卡內基 - 梅隆大學的研究人員如何使用3D打印技術為特定患者3D打印解剖模型。近日,來自澳大利亞大學的一對醫療小組也使用了類似的手段來完成解剖。
在過去兩年的時間中,來自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的科研團隊的負責人Paul McMenamin一直致力于開發3D打印解剖模型以幫助培訓醫生關于這方面的能力。他們是基于現實的標本,也就是說,他們是基于醫療尸體的3D掃描,然后將其分割成57塊,而后采用最先進的3D打印機進行3D打印。
據了解,該支團隊帶來的3D打印解剖系列覆蓋了人體所有的肢體,包括了四肢、胸腔、腹部、頭部、頸部。這也成為了首個用于解剖領域的商用3D打印成品。
事實上,3D打印醫療模型甚至有可能遠遠超過研究真正的尸體的優勢。Paul McMenamin和他的團隊進行的一項研究表明,許多學生對于3D打印的醫療模型的舒適性遠遠超過尸體所帶來的“恐懼”。學生們在3D打印的醫療模型上能很隨意的研究,探索,專研,而對于真正尸體的恐懼,本質上是對自身安危壞結果的聯想。而這種聯想,還和鬼魂文化有關,尸體和骷髏不能攻擊人,已是僵化并被逐漸消解之物,但附著在上面的鬼魂文化卻因活人怕受鬼魂加害而避之唯恐不及。所以3D打印的醫療模型在人類的心里承受力上占據了很大的優勢。
該3D打印醫療模型的費用為25萬美金,而且打印時間也需要相當長的時間。就3D打印手就需要長達4小時的時間,其他較大的組件可能需要一個星期才能完成打印。考慮到3D打印質量和其所帶來的優勢,即使是漫長的等待也是值得的。此外,3D打印醫療模型已經在市場上開售,且已經在全球學校和設備場地等期房引起了廣泛的關注。
圖源:3ders.org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