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鑄科技Finder 3D打印機 測評(8)
●速度測試:打印有多快
一般情況下,獲得模型的方式有三種:一、通過3D建模軟件自行設計模型,這個難度較大,適用于專業人士。二、通過掃描軟件獲得模型,一般的3D打印機沒有這項功能,所以也不容易獲得。三、通過網絡下載獲得模型,這個最簡單也最容易做到。
接下來,可以通過網絡下載的方式來獲得模型。當然,為了節省時間,用戶可以通過該軟件中的“幫助”-“模型共享”選項登陸網址http://www.ishare3d.com/seemore-newest.html獲得免費下載模型。
接下來,開始進行打印測試。Finder 3D打印機使用的是PLA耗材,打印平臺不支持加熱,噴嘴溫度最高可達230°,但是建議溫度設置為220°,從下表可見,Finder的預熱時間僅為1.5分鐘左右,有著不錯的預熱效率。
Finder 3D打印機效率測試(時:分:秒) |
||||
測試項目 |
噴頭溫度 |
平臺溫度 |
耗材 |
用時 |
預熱 |
建議溫度220° |
不加熱 |
PLA |
00:01:23 |
下面我們通過對以下模型的打印測試,發現其打印速度如下:
Finder 3D打印機打印速度測試 |
||||
測試項目 |
層高 |
填充率 |
耗材 |
打印時間 |
20x20x20mm立方體 |
0.2mm |
填充率10% |
PLA |
18分鐘 |
40x40x40mm圓錐體 |
0.2mm |
填充率10% |
PLA |
30分鐘 |
40x40x40mm半球體 |
0.2mm |
填充率10% |
PLA |
31分鐘 |
20x20x20mm立方體
40x40x40mm圓錐體
40x40x20mm半球體
在層高為0.2mm的厚度和10%填充率的情況下,閃鑄Finder的打印速度還是相當不錯的,立方體、圓錐和半球的3D打印時間分別用了18分鐘、30分鐘和31分鐘,結合我們在打印精度中的測試結果,在0.2mm層厚的時候打印品質總體來說很不錯。
第10頁:精度測試:打印有多精
●精度測試:打印有多精
為測試Finder的打印精度,我們特意選擇了20x20x20mm的立方體,在填充率一致設為10%的情況下,把層厚分別設置為0.1mm、0.2mm、0.3mm、0.4mm,來驗證不同精度設置下的打印效果。下面一起來看一下吧。
從左到右層厚依次為0.1mm、0.2mm、0.3mm、0.4mm的立方體打印成品
層厚為0.1mm的立方體
層厚為0.2mm的立方體
層厚為0.3mm的立方體
層厚為0.4mm的立方體
在微距下觀察四種精度的打印成品,我們明顯可以看到,隨著精度的降低,模型表面的線條紋路變粗,逐漸變得松散。在層厚為0.1mm時,打印成品的層積最為緊密,層厚為0.4mm時,打印成品的層積最為松散。
測試完了微距下的打印精度,接下來看一下打印模型與設計尺寸之間到底存在多大的差距。我們還是選擇了40x40x40mm圓錐體、40x40x20mm半圓形、20x20x20mm的立方體來作為測試對象。
正方體的橫向尺寸
立方體的縱向尺寸
經測量發現,立方體的實際橫向尺寸分別為20.15mm和20.29mm,比設計尺寸稍微大了一點點,縱向尺寸為20.09mm,僅僅比設計尺寸大了0.09mm,總體來看,打印出來的模型尺寸與設計尺寸相差不大,精度方面相當不錯!
半圓形的橫向和縱向尺寸
測量半圓形發現,其橫向尺寸為40.31mm,比設計尺寸大了0.31mm,縱向尺寸為19.74mm,比設計尺寸小了0.26mm,由此可見,在打印半圓形的時候,實際打印尺寸與設計尺寸相比出入較大。
圓錐體的橫向和縱向尺寸
測量圓錐體,其橫向尺寸為40.48mm,比設計尺寸大了0.48mm,而縱向尺寸為39.15mm,比設計尺寸小了0.85mm,跟上面兩個幾何體相比,這個尺寸差距顯然更離譜!由此可判斷,在圓錐體打印方面,Finder打印機的表現差強人意。
打印失敗的埃菲爾鐵塔
為了挑戰其復雜模型的打印效果,我們選擇了打印難度較大的埃菲爾鐵塔,但打印結果如我們所料,以失敗告終!由于該結構較為復雜,只有四個較小的支撐點接觸打印平臺,打印物體與打印平臺的接觸面過小,再加上打印平臺表面過于光滑,導致打印過程在中途失敗。
這款Finder打印機的打印平臺不支持加熱,剛開始打印的幾個復雜模型都因打印平臺過于光滑,在打印中途發生位移,導致打印的失敗。
打印平臺貼上美紋紙,可增加打印物體與打印平臺的粘合度
后來,我們采取了一些措施,在打印平臺上面覆蓋了一層美紋紙,這樣打印物體與打印平臺的粘合度就變得很高了,打印完物體,居然發現,如果不使勁掰一下的話,還不容易把模型從打印平臺上拿掉!但是打印時間長了,美紋紙可能會被破壞掉,這就需要經常更換美紋紙。
對于不支持加熱的打印平臺,增加打印物體與打印平臺之間的粘合度,涂抹膠水是方式之一
有些3D打印機的打印平臺是支持加熱的,如巨影金屬結構3D打印機、維示泰克IdeaWerk WT200、閃鑄科技Creator-pro、西通CTC、MakerBot Replicator2X等,而這款Finder的打印平臺是不支持加熱的,對于不支持加熱的打印平臺,我們想要增加打印模型與打印平臺之間的牢靠程度,可以采取兩種措施:一是貼上美紋紙,二是涂抹平臺膠水。
常用打印平臺固定方式對比 |
|||||
種類 |
打印平臺固定方式優缺點 |
耗時 |
粘接牢固程度 |
打印模型剝離難度 |
使用時間 |
美紋紙 |
不平、有氣泡、覆膜難 |
3-5分鐘 |
比較牢固 |
難取、變型、美紋紙破損、底部粗糙 |
1-2天 |
高溫膠帶 |
不平、有氣泡、覆膜難 |
5-10分鐘 |
不牢固 |
易取、底部光滑 |
3-5天 |
Tiger噴劑 |
噴灑立即可用 |
5秒鐘左右 |
比較牢固 |
易取、底部光滑 |
30天 |
與Finder不同的是,有些桌面級3D打印機的打印平臺是金屬或玻璃的,可以支持加熱,增加打印物體與平臺之間的粘合度就比較容易了。但也有些不支持加熱的玻璃打印平臺,為了固定打印物體,可以采取涂抹膠水的方式。這里我們再簡單說一下涂抹膠水的過程,在打印之前,我們需要先將膠水均勻地涂抹在玻璃平臺上,等平臺膠水晾干后才可以進行打印,打印完成以后,如果想打印下一個物體,取下打印物,用濕毛巾擦干平臺,再涂上膠水準備下一次的打印。
這里還想強調的一點就是,在打印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翹邊的現象,翹邊是指在打印過程中,模型底部由于粘貼不牢固,部分脫離打印平臺的現象。平臺表面預熱不均或溫差較大、平臺的溫度過高或者過低、噴嘴與平臺之間的距離沒有調整到最佳等原因都可能導致翹邊問題的出現。那么,該怎樣避免翹邊問題的出現呢?
首先,可以根據模型大小決定是否需要美紋紙或者高溫膠帶。為防止較大的模型翹邊,打印之前最好貼上美紋紙或者高溫膠帶來固定模型。其次,打印之前利用軟件在模型下面增加底板。在打印物下面增加底板就增加了打印物與平臺的接觸面,這樣就比較有效地固定了模型。在打印過程中出現翹邊,如果還不太明顯,就需要把翹起的地方用膠帶或美紋紙加固,或在模型底下涂點膠水,如果有明顯的翹邊,沒辦法,只能重新打印模型了。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