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的未來:2022年發展趨勢(2)
時間:2022-01-10 11:38 來源:南極熊 作者:admin 閱讀:次

△Polymaker®PC-r聚碳酸酯長絲由科思創塑料回收料制成。
更令人感興趣的是,3D打印技術的發展賦予了舊塑料第二次生命。從技術上講,任何熱塑性塑料都可以分解成小碎片、熔化并用作3D打印的原材料。一家名為Closed
Loop
Plastic的公司已經在使用這個概念將塑料杯和蓋子變成一種稱為U-HIPS的3D打印線材。從用戶的反饋來看,再生長絲的打印性能也相當不錯。

△FILAMENT MAKERS
除了材料生產商,許多長絲擠出設備制造公司還推出了相關硬件,幫助3D打印愛好者使用廢棄的塑料或者廢棄的3D打印產品重新制造新的長絲。Filabot和3DEVO的Filament
Makers都是這一類中比較受歡迎的產品。南極熊相信這一類產品未來還會更多,操作層面上更加友好。
隨著市場對可持續產品的呼聲越來越高,南極熊預計3D打印行業會做出相應的回應,并推出更可持續的產品。由回收材料或環境友好材料制成的長絲會變得更加普及,塑料線軸和廢棄3D打印產品的回收計劃也會在執行層面上變得更加可行。此外,或許還會有更多藝術家會使用3D打印與回收材料創造藝術,值得期待。
軟件解決方案
新冠疫情給全球帶來的影響加速了3D打印成為下一代技術的步伐。由于供應鏈在世界范圍內受阻,3D打印憑借著分布式生產的模式受到影響最小,因此在制造鏈中脫穎而出。據統計,2020年全球65%的工程公司更多地使用了3D打印。然而,這一操作也暴露了這項技術的局限性。
雖然3D打印是一種快速生產零件的好方法,尤其是在有限的條件下,但對于大規模生產來說仍然不太實用。如果一家公司需要制作數百萬個設計副本,盡管初始成本很高,但注塑或鑄造等傳統方法在單件成本上仍然較低。為了解決這個缺點,3D打印行業正在尋找可以更好地簡化制造過程的軟件方案。工作流管理似乎是3D打印技術進化發展的下一步,將這種制造過程更適合大規模工業制造。

△Dyndrite是美國增材制造軟件公司Dyndrite Corporation于2019年推出的,是第一個用于3D打印的CAD CAM完全圖形處理單元(GPU)加速計算引擎。
開發此類軟件的目標是優化3D打印工作流程,從而使產品更加經濟。這將使3D打印作為成品零件的更具競爭力的制造方法,而不僅僅是原型制造。這一領域的外國佼佼者包括AMFG、Link 3D和MakerOS。

△Link3D的制造執行系統 (MES)
許多行業專家認為,使用3D打印進行大規模制造目前仍然遙不可及。要實現這一點,無論是在硬件還是軟件方面,都需要在技術方面有相當大的提升。然而,關注軟件開發是實現這一最終目標邁出的一步。
總結
我們親眼見證了過去兩年世界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看到了3D打印市場的再度崛起,并以強勁的勢頭有望在2022年繼續蓬勃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在關注、談論3D打印,無論是作為愛好,還是制造的替代品。不過,無論是興趣程度還是從行業需求角度,南極熊預計上面列出的這些主題將成為2022年3D打印新聞的焦點。我們真心為3D打印的發展感到驚喜,也希望這項技術能夠帶給人類社會更多的貢獻,讓我們一起拭目以待吧!
(責任編輯:admin)
最新內容
熱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