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理工大學研究用大量灰燼混合物進行建筑3D打印
時間:2019-10-10 08:36 來源:中國3D打印網 作者:中國3D打印網 閱讀:次
中國3D打印10月10日訊,南洋理工大學的學生Biranchi Panda在最近發表的《用于數字混凝土建筑的高容量粉煤灰混合物的3D打印》中,探索了如何改進基于粉煤灰的地質聚合物并將其用于建筑的3D打印。混凝土是世界上使用最廣泛的材料之一,承包商現在可以從纖維增強,聚合物制成甚至自密實的材料中選擇多種選擇。使用SCC有許多好處,包括流動性,表面質量,耐用性等。然而,復雜幾何形狀的制造仍然具有挑戰性,需要增加費用并需要更多的人力。
3D打印不僅受到建筑行業工業用戶的關注,而且作為一種比常規方法更快,更實惠,更通用的技術,它也迅速受到人們的關注。 3D打印系統通常包括:
1、物料混合罐
2、抽料系統
3、擠出系統,帶有帶噴嘴的打印頭
4、電子控制箱
細砂河粉用于制備砂漿,因為在新加坡很容易獲得。由Panda和研究小組準備的混合物可改善觸變性,因為它們可以測量抗壓,抗彎和抗張強度。還進行了微結構分析。最終,粉煤灰水泥被認為是“可印刷的”。

法國XtreeE的3D混凝土印刷復雜自由形式模型示例
3D打印不僅受到建筑行業工業用戶的關注,而且作為一種比常規方法更快,更實惠,更通用的技術,它也迅速受到人們的關注。 3D打印系統通常包括:
1、物料混合罐
2、抽料系統
3、擠出系統,帶有帶噴嘴的打印頭
4、電子控制箱
5、安全系統
影響粉煤灰混凝土性能和性能的因素
地質聚合物堿化的圖形模型
與計算機輔助設計(CAD)相比,建筑信息模型(BIM)具有更好的拓撲優化,更多的設計機會,制造速度快以及能夠構建可能不包含的項目的優勢。這項技術還具有減少3D打印對環境的影響的潛力,這是另一個積極的好處,因為目前水泥產量占全球CO2產量的5%。目前,基于粉煤灰的可持續材料看上去非常有吸引力,因為它們可以比普通波特蘭水泥生產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少80%,而且機械性能也更高。眾所周知,觸變性是所有3D打印項目的重要特性之一。由于絮凝,PC具有固有的優良觸變性,在存在任何異物(如FA,沙子,填料)的情況下,其膠體網絡會破裂,從而導致觸變性喪失。這樣的例子之一就是高粉煤灰(HVFA)材料,它不僅具有低觸變性,而且硬化速度慢。盡管具有可持續性,但較差的早期機械性能限制了其在3D打印項目中的應用。”
a)D形打印機和(b)具有所有多余原材料的最終印刷部件
細砂河粉用于制備砂漿,因為在新加坡很容易獲得。由Panda和研究小組準備的混合物可改善觸變性,因為它們可以測量抗壓,抗彎和抗張強度。還進行了微結構分析。最終,粉煤灰水泥被認為是“可印刷的”。

法國XtreeE的3D混凝土印刷復雜自由形式模型示例
中國3D打印網點評:隨著3D打印成為主流,從辦公室和房屋的建造到大規模混凝土打印機的開發,建筑業受到了許多積極的影響。
中國3D打印網原創文章!
(責任編輯:admin)
最新內容
熱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