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邯鄲3D打印出一棟2000多平米的二層小樓
近日,邯鄲新聞網報道了河北量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在邯鄲肥鄉區,用自己研發的建筑3D打印機打印了一座建筑面積 2000 多平米的二層小樓,從單體建筑尺寸來看,這座3D打印小樓在全球來看都是數一數二的。

據悉,河北量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是河北盛卓集團旗下的公司,盛卓集團是一家集附著式升降腳手架、鋁合金模板、3D 打印建筑、新能源汽車壓鑄、路燈桿、醫用口罩等產品的研發、設計、生產、安裝、租賃、銷 售、進出口貿易于一體的現代化集團公司。集團近幾年一直把這個產值的5%-8%拿出來投入研發經費,光這個現在這個3D打印這塊累計每年投入幾千萬。據量子智能公司項目經理介紹,打印這座小樓使用了公司自主研發的框架式打印設備,配備兩個打印頭同時進行打印,它的綜合成本可以降低30%,性能方面經檢測可以抵抗8級地震。

研發人員介紹,目前3D打印技術可以實現建筑墻體的快速打印,打破了傳統建筑受模板等因素限制無法建造復雜結構的弊端。建筑的房梁與房頂仍以鋼筋為框架支撐,保證建筑安全耐用。當然,墻體的堅固也離不開該公司自主研發的3D打印材料。和傳統的混凝土比我們沒有用粗骨料,所以它是一種類砂漿的材料,除了一些膠凝材料和外加劑,我們還增加了至少45%以上的固廢,這樣的話既能滿足產品的要求,另一方面還能在綠色循環經濟上有一定的突破。

項目團隊利用粉煤灰、礦渣等工業固廢作為主要原料,開發出固廢基3D打印材料,而打印設備的研發,同樣攻克了不少難題。其實不只是這個小設備做大,誤差的話它也會相應放大。我們通過這個算法重構和這個拓撲優化,從我們機械設計和軟件控制方面解決了這些難題,保證我們持續大尺寸打印。如今,公司已經研發了第五代建筑3D打印機,打印精度控制在0.1毫米內,相當于一根頭發絲的精細度。支撐這一突破的,是企業三年五次技術迭代的持續攻關。

公司已與西安建筑科技大學、河北工程大學聯合共建研發技術中心,并且與住建部、國家建筑工程質量檢測監測中心、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開展了3D打印建筑示范工程論證。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