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3D打印行現狀分析(三)(2)
中國3D打印技術產業聯盟正式成立
為推動我國3D打印技術產業化、市場化進程,加快與國際間的對話交流,促進3D打印技術與傳統制造技術的有機結合,由亞洲制造業協會聯合華中科技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清華大學等權威科研機構和3D行業領先企業共同發起的中國3D打印技術產業聯盟2013年6月正式宣告成立。
由亞洲制造業協會組織召開的中國3D打印技術研討會在北京國際飯店舉行,與會專家學者和企業家分別就“3D打印技術的現狀與前景展望”、“3D打印技術與傳統制造業結合”,“我國3D打印技術與國際差距”,“3D打印技術的技術障礙和應用”等議題展開深入研討,工信部原材料司副司長潘愛華、工信部政策法規司副司長楊健等相關政府主管機構負責人出席并就我國相關產業政策回答了大家的提問。
在研討會上,通過了《中國3D打印技術產業聯盟章程》,選舉產生了組織機構,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材料學院王華明教授被推舉為首任理事長,華中科技大學史玉升教授被推舉為第一副理事長,亞洲制造業協會CEO羅軍,湖南華曙高科有限公司總裁許曉曙,南京紫金立德電子有限公司總裁連寧被推舉為副理事長,清華大學顏永年教授被推舉為首席顧問,武漢濱湖機電科技公司、中航激光公司、無錫飛而康快速制造公司,杭州銘展網絡公司、昆山永年先進制造公司、以色列objet公司被推舉為創始會員。
與會專家一致認為,“3D打印技術作為制造業領域的一次重大技術革命,已經廣泛應用到航空航天等軍事領域和大型復雜構件的一次成型制造,是傳統制造技術與新材料的完美結合。當前,我國在3D打印技術的核心領域已經與美國3D公司,以色列objet公司等國際巨頭基本處于同一水平。但是,在材料和軟件開發,裝備等方面,我們還有一定的差距,還需要引起政府主管部門的重視,并在重大技術專項等方面給予扶持。”
圖 7月1日 2013北京國際工業智能及自動化展覽會
6.7 我國在3D打印行業的發展機遇
6.7.1. 當前發展現狀總結
1.高端3D打印技術開發處于世界領先水平
尤其是激光直接加工金屬技術,已基本滿足特種零部件的機械性能要求,應用于航天、航空裝備制造;生物細胞3D打印技術取得顯著進展,已可以制造立體的模擬生物組織,為我國生物、醫學領域尖端科學研究提供了關鍵的技術支撐。
2. 3D行業發展和應用剛剛起步
目前,依托高校成果,對3D打印設備進行產業化運作的公司實體主要有:北京殷華(依托于清華大學)、陜西恒通智能機器(依托西安交通大學)、湖北濱湖機電(依托華中科技大學)。這些公司都已實現了一定程度的產業化,部分公司生產的便攜式桌面3D打印機的價格已具備國際競爭力,成功進入歐美市場。
一些中小企業成為國外3D打印設備的代理商,經銷全套打印設備、成型軟件和特種材料。還有一些中小企業購買了國內外各類3D打印設備,專門為相關企業的研發、生產提供服務。其中,廣東省工業設計中心、杭州先臨快速成型技術有限公司等企業,設立了3D打印服務中心,發揮科技人才密集的優勢,向國內外客戶提供服務,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