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3D打印行現狀分析(三)(4)
1. 發展3D打印產業,可以提升我國工業領域的產品開發水平,提高工業設計能力
傳統的工業產品開發方法,往往是先開磨具,然后再做出樣品,而運用3D打印技術,無需開磨具,可以把制造時間降低為以前的1/10到1/5,費用降低到1/3以下。一些好的設計理念,無論其結構和工藝多么復雜,均可利用3D打印技術,短時間內生成樣品,從而極大地促進了產品的創新設計,有效克服我國工業設計能力薄弱的問題。
2. 發展3D打印產業,可以生產出復雜、特殊、個性化產品,有助于攻克技術難關
3D打印可以為基礎科學技術的研究提供重要的技術支持。在航天、航空、大型武器等裝備制造業,零部件種類多、性能要求高,需要進行反復測試。運用3D打印,除了在研制速度上具有優勢外,還可以直接加工出特殊、復雜的形狀,簡化裝備的結構設計,化解技術難題,實現關鍵性能的趕超。
3. 發展3D打印產業,可以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促進就業
隨著3D打印的普及,“大批量的個性化定制”將成為重要的生產模式。3D打印與現代服務業的緊密結合,將衍生出新的細分產業、新的商業模式,創造出新的經濟增長點。
如自主創業者可以通過購置或者租賃低成本的3D打印設備(一些3D打印設備已低于1萬元),利用電子商務等平臺提供服務,為大量消費者定制生活用品、文體器具、工藝裝飾品等各類中小產品,激發個性化需求,形成一個數百億甚至數千億元規模的文化創意制造產業,并增加社會就業。
更重要的是協助我國進行產業結構化轉型,未來的“云制造”打下基礎。
(責任編輯:admin)